奈及利亞(Nigeria)的國名源於流經國內的尼日河(Niger River),據說是19世紀末由英國記者費歐娜‧蕭(Flora Shaw)定名的,該名記者後來嫁給英籍奈及利亞總督佛雷德里克‧魯加特(Frederick Lugard)。尼日這個名字的由來眾說紛紜,早在19世紀歐洲殖民時期前,住在河流中游靠近現今廷巴克圖(Timbuktu)的居民,以圖阿雷格語(Tuareg)「埃格留·奈格留」(egerew n-igerewen)稱呼此河,「尼日」兩字可能由此而來。
現今的奈及利亞以其多元文明著稱,在西元1914年建立民族國家以前,奈及利亞經歷過朝代的更迭、帝國的興衰,也曾受伊斯蘭哈里發和歐洲殖民統治,直到1960年才正式獨立。奈及利亞國內多處出土的考古證據顯示,舊石器時代(西元前50萬年至9000年)起便有人類活動的痕跡,當時的人種分布和文化一脈相傳至今。奈及利亞北方人口最多的族群包含豪沙人(Hausa)、卡努里人(Kanuri)、博拉瓦人(Bolawa)、尼傑森人(Ngizim)、門加人(Menga)、馬爾吉人(Margi)、布杜馬人(Buduma)、科托科人(Kotoko)、富拉尼人(Fulani),富拉尼人於19世紀透過貿易、聖戰而來到這裡,在這些人種中,卡努里人、豪沙人和富拉尼人皆有建立王國。卡努里人與查德湖東邊的加奈姆人(Kanem)有著密切的關係,加奈姆人大約於西元九世紀建立了加奈姆帝國,國土內包含許多小國家。西元774年,賽法瓦(Sefawa)王國興起,隨後統治了整個查德湖一帶。賽法瓦王國建國之時,恰好碰上了馬利(Mali)王國、考考(Al-Kawkaw)王國和桑海(Songhai)帝國的崛起,也正值迦納帝國興盛之時。多年來,眾所周知的卡努里帝國其實是由查德湖兩邊的王國組成的,分別是加奈姆王國(位於現今查德境內)以及博爾努王國(位於現今奈及利亞境內)。
豪沙人是北奈及利亞人口最多、分布最廣的人種,由兩大族群、14座城邦組成,第一組城邦包含比蘭(Biram)、卡奇納(Katsina)、札里亞(Zaria)、卡諾(Kano)、拉諾(Rano)、戈比爾(Gobir),第二組城邦包含凱比(Kebbi)、贊法拉(Zamfara)、努佩(Nupe)、瓜里(Gwari)、堯里(Yauri)、衣羅倫(Ilorin)以及夸拉拉法(Kwararafa)。政治和宗教因素促成了豪沙諸國的發展直至19世紀初期,豪沙內部的城邦希望建立更龐大、更穩固的政權,從西元15世紀起,卡奇納、卡諾和札里亞之間的關係緊張、爭執加劇。西元15世紀至18世紀間,豪沙諸國試圖將境內數個城邦合併,以其讓整個帝國能夠維繫得更久,但最終還是失敗了,每一代崛起的霸權都會被後起之秀取代。15世紀,札里亞城邦在一代女王阿米拉(Queen Amina)的領導下,建立了第一代的豪沙帝國,札里亞的統治版圖據說擴張到貝努埃河(Benue)和尼日河,甚至還包括包齊(Bauchi)、卡諾(Kano)和道拉(Daura)。博爾努(Borno)王國接續了阿米拉女王的統治,富拉尼族宗教領袖烏斯曼.丹佛迪歐 (Uthman dan Fodio) 發起聖戰後,富拉尼人攻佔了北奈及利亞,統治了豪沙諸國,建立了索科托哈里發國(Sokoto Caliphate)。富拉尼人統治的豪沙諸國領地,以皮革工業聞名,他們生產的皮鞋經由跨撒哈拉貿易路線出口至西班牙。
豪沙和博爾努王國南方的民族眾多,尤以阿達馬瓦州的包齊高原上民族最為多元,豪沙諸國和博爾努王國南方的民族大多沒有組成國家,在這個各自為王的區域裡,有著居住在貢戈拉-貝努埃(Gongola Benue)河谷夸拉拉法(Kwararafa)的朱昆人(Jukuns)、伊加拉人(Igala)、努佩人(Nupe)、大草原帶上的奧約-尤魯巴(Oyo Yoruba)帝國,以及由博爾加瓦人(Borgawa)和埃多人(Edo)組成、國力較為強大的王國和帝國。
尤魯巴王國約於11世紀建立,相信其祖先來自伊菲(Ife),王國是政治力量的單位,但文化身分超越了王國的界限,讓王國內也納入了使用相同語言的亞族群,在這些亞族群之中,較為主要的包含奧約人(Oyo)、埃格巴人(Egba)、埃格巴多人(Egbado)、伊吉布人(Ijebu)、伊萊沙人(Ijesa)、艾基提人(Ekiti)、昂多人(Ondo)、亞科科人(Akoko)和奧沃人(Owo)。在尤魯巴眾多王國裡,奧約王國是政權最穩固的,奧約帝國因為地理位置優越,建立了一支騎兵隊,這支騎兵隊不僅讓整個帝國掌握了奧約地區的統治權,更讓帝國疆界越過鄰近的波爾古(Borgu)和努佩(Nupe)、埃格巴蘭(Egbaland)和埃格巴多(Egbado)以及達荷美(Dahomey)和波多諾伏(Porto Novo)。自18世紀後半起,奧約帝國統治者阿拉菲(Alaafin)的權威不斷受到公民領袖和軍隊首領挑戰,到了18世紀末,整個奧約帝國逐漸邁向崩解。奧約帝國受到內戰和富拉尼聖戰的影響,於1837年前後亡國。
貝南王國的中心屬於埃多民族,整個王國的壽命延續不到一千年,君主保留下來的傳統據傳能追溯到13世紀,歷經約30名君主的統治,除了這些資訊以外,貝南王國再往前追溯30任君主,直至埃多人首次定居在這個區域為止,這個時間段的相關記載都十分模糊。傳統上認為,貝南王國的烏薩瑪(Uzama)酋長世襲制,早在君主制以前就已然成型,為貝南王國世襲貴族中年代最久遠的頭銜,埃多聚落內世襲或選舉的酋長制,可能演化成了貝南王國早年的王權統治。
奈南三角洲的人民多定居於埃多和尤魯巴的南方,伊博人(Igbo)則是居住在尼日東部,三角洲的人民建立了許多種社會和政治機構,其中包含了埃伯王國(Kingdom of Aboh)和伊薩基爾王國(Kingdom of Itsekiri)以及烏官尼(Ukwuani)、烏爾霍博(Urhobo)、伊索克(Isoko)、伊鳩(Ijo)的分裂型社會結構。伊薩基爾王國自16世紀中期似乎就有所發展,這個由君主和酋長議會統治的國家十分精實,王國領土由首都歐德-伊薩基爾(Ode- Itsekiri)和幾個分佈在福卡多斯河(Forcados River)、艾斯卡佛斯河(Escravos River)以及貝南河(Benin River)流域的區域組成。伊鳩王國在此已存在了許多個世紀,其中小國林立,包含位於現今三角洲州艾斯卡佛斯河一帶的埃貝馬(Egbema)、迦巴拉馬圖(Gbaramatu)、奧格伯-伊鳩(Ogbe-Ijo)以及巴耶爾薩州(Bayelsa State)的尼姆貝(Nembe)等。雖然關於埃伯王國發展史的記載模糊,但其勢力似乎足以影響河岸大多數的氏族以及生活在高地的氏族,根據英國於1930年代收集到的情報顯示,埃伯王國中掌權的氏族包含 Ogume、Ashaka、Amai、Ossissa、Afo、Adiai、Aso、Umuolu、Okpai、Utuoku、Akarai 以及 Onya。
伊博王國常被歸類為非中心社會,因為伊博王國並不能被簡單劃為民族國家,也沒有發展成任何國家體制,儘管如此,伊博王國的社會和文化還是有其基本的宇宙觀和架構。伊博王國中的亞羅人(Aro),透過軍事統治以及先知發言人的身分,在東奈及利亞建立了一個政權,後來晉升成了神權政體的國家。
1861年,英軍佔領了拉哥斯(Lagos),建立了拉哥斯殖民地,由總督和立法會議管理。
第一道外部因素是從北非和阿拉伯來的穆斯林商人,穆斯林商人帶著《古蘭經》和改信伊斯蘭教的人來到奈及利亞,這些阿拉伯人開始在此販賣黃金、象牙、鐵、獸皮、可樂果、奴隸和阿拉伯膠。在四條跨撒哈拉貿易路線中,兩條直通北奈及利亞,一條始於突尼西亞,經過古達米斯(Ghadames)、加特(Ghat)、艾爾河殖民地保護國(the country of Aïr),一直到阿加岱(Agades)和豪沙蘭(Hausa land);另一條位於東邊的貿易路線則是從的黎波里(Tripoli)經由比爾馬(Bilma),一路通到位於非贊(Fezzan)的邁爾祖格(Murzuk),橫越查德湖區的加奈姆(Kanem)和博爾努(Borno)。
15世紀興起的大西洋奴隸貿易,是19世紀前世界史上最大的跨洲遷徙,這300年間,每年跨越大西洋的非洲人比歐洲人還多,西方國家掌控的莊園奴隸制、海洋科技的革新,再加上地中海種植農業外移到大西洋盆地,三大因素促成了大西洋的奴隸貿易。這個經濟綜合體有時被稱為南大西洋系統,主要是為了巴西、加勒比海一帶及北美洲南部種植的熱帶作物而存在,葡萄牙人、西班牙人、荷蘭人、法國人、英國人皆有參與奴隸貿易,
1807年,英國廢除大英帝國境內的奴隸貿易;1834年,赤道以南的所有奴隸全部解放,歐洲商人投入的資本刺激了奈及利亞合法貿易的成長,對於發展資本主義至關重要。可可、落花生、橡膠、棕櫚油等產品的出口,象徵著奈及利亞挾著殖民前就擁有的自然資源重回全球市場,以此進行全球性的「資本積累」,讓歐洲人從早期對海岸地區的殖民轉為深入腹地的滲透投資,這一切都歸功於傳教、佔領和殖民以後的尼日河探索行動。
1861年,英軍併吞拉哥斯後佔領了整個奈及利亞。1878年,奧尼查被劫掠,阿薩巴被轟炸。1884年,非洲國民公司(National African Company)在尼日領地總共簽署37份條約,其中包括阿塔尼(Atani)、奧尼查(Onitsha)、亞波(Abo)、歐索馬拉(Osomala)、恩多尼(Ndoni)、歐庫(Oko)和歐德柯普(Odekpe)等。尤魯巴王國也掀起了內戰,起因於奧約王國勢力式微以及貿易控制權的爭奪,給了英軍奪取更多政治權力的機會。1886年,山繆·約翰遜神父(Rev. Samuel Johnson)帶領和平使節團[1],終結了艾基提人(Ekiti)和帕拉波人(Parapo)之間的吉里基戰爭(Ibadan/Ekiti Parapo War),成功簽署條約。1887年,奧波博(Opobo)國王賈賈(Jaja)逃亡後,他的領地併入尼日保護國。
1892年,聯合非洲公司( United African Company)攻打阿古萊里(Aguleri)。1893年1月18日,拉哥斯總督吉爾伯特·托馬斯·卡特(Gilbert Thomas Carter)在阿布庫塔(Abeokuta),與埃格巴蘭國王奧巴‧歐索卡魯(Oba Osokalu)簽署了「友好通商條約」。1893年2月3日,卡特再次與奧約王國統治者奧巴‧埃德亞米(Oba Adeyemi)簽署類似的條約,這些條約讓歐洲勢力開始滲透進尤魯巴國家。1894年,伊薩基爾酋長納納(Nana)統治的埃巴西彌(Ebrohimi)被轟炸,迫使納納因為奴隸貿易和干預自由市場的指控而流亡。1896年,一隻英軍遠征隊被派來攻打尼母貝王國,整個王國淪陷。
英國人發現橡膠在充氣輪胎生產上的使用後,決定深入攻打貝南帝國。1897年,一支英軍主力遠征隊打敗了貝南帝國,整個城市淪陷、財務被掠奪殆盡。1900年1月1日,聯合非洲公司(United African Company)的特許狀被撤銷後不久,魯加特爵士被指派為英國高級專員,為英國治理北奈及利亞,他在洛科賈(Lokoja)舉行就任典禮,升起英國國旗,宣布將索科托哈里發國納入英屬保護國,這項宣告引發了激烈的爭鬥,直到1906年,北奈及利亞絕大部分的領土都落在大英帝國的手中。對於外來政權的抗拒逐漸從海岸區域和主要內陸河的兩岸,延伸至難以進入的內陸地區,因此,政權者也開始尋找新的政治安排。1898年8月,薩爾波恩合併委員會(The Salbourn Committee)建議英國將奈及利亞的領地合併。1906年5月,拉哥斯殖民地與保護國與南奈及利亞保護國合併,組成新南奈及利亞殖民地與保護國。1914年,奈及利亞進行第二次合併,英國將南方領地的治理權和北奈及利亞的保護國合併,一個名為「奈及利亞」地緣政治實體就此誕生,國名源於「尼日河」(River Niger)以及其流經的區域(Area)。
奈及利亞的歷史淬煉出豐富的文化遺產,這些文化遺產最早可追溯至諾克文明(Nok culture)。西元前900年至西元200年間,諾克文明於北奈及利亞約斯高原西方大放異彩,一路擴展至卡奇納(Katsina)、亞拉(Ala)、安齊靈(Ankiring)、卡加拉(Kagara)、塔魯加(Taruga)以及葉爾瓦(Yelwa)。諾克文明以其特有的方式製作紅陶小塑像,大多是人類頭像,其他的人工製品也包含圓形石斧、鐵斧刃、小型的石製箭鏃和倒鉤以及大量陶器等。西元前6世紀,諾克文明發源地不遠處,一群新石器時代的牧民製作了簡潔的泥製動物像和青銅雕像,演變成戴馬文明(Daima culture)。戴馬文明活動的土堆位於波諾州西北部、查德湖南方,人們在這裡建造一間間圓形泥屋,在地上鋪上陶器碎片,燒製過的陶器像中包含背部隆起的乳牛、綿羊或山羊、野生動物和人類。
伊勒-伊菲(Ile-Ife)也發現了一些紅陶雕塑,還有一些黃銅和陶製的自然主義雕塑作品,製作時間大約落在西元1110年至1450年間,這些藝術品的主題大多為人類和動物。伊菲文明雕塑的材質多為銅鋅合金,再混入高品質的鉛,只有少數幾件作品為純銅製,完成時間約為12世紀至14世紀。
貝南王國的藝術品中包含許多利用脫蠟法製成的青銅作品,如:小雕像、風格獨具的頭像等,功用為支撐象牙雕刻藝術品以及歷史事件的紀念浮雕,除此之外,也有鑄銅和紅陶雕塑的工藝品。象牙也被製作成精巧的藝術品,利用編籃技法、織布技法和蓆編技法裝飾之象牙。總體來說,貝南王國出土超過2000件的文物,大多能歸納為青銅製品,其中幾件早期的文物能夠追溯至西元13世紀。
伊博烏庫文明(Igbo-ukwu culture)出土了大量達官顯要的文物和華服以及神龕裡的擺設,其製作技法可分為脫蠟法和錘擊法。伊博烏庫文明最早能夠追溯至西元9世紀,其文物包含使用錘擊法的銅製品,以及利用脫蠟法製成的精美青銅混鉛製品,這些脫蠟法製品是黑非洲存在最久的藝術品,包含禮器和表面充滿精美裝飾的儀式物件。
© Nigeria Trade Office in Taipei